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<<返回上一页

年中总结丨产能过剩 顶盛体育消费降级企业如何化解?

发布时间:2023-12-28 21:09:29点击:

  第一个是产能过剩。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,一季度,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下降至74.3%,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.5个百分点,成为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以来的“第三个低位”。(工业产能利用率=实际产能/设计产能×l00%,在75%以下即可称之为产能过剩,高于95%称为产能严重不足)。

  工业产能利用率过低,意味着企业的生产设备、生产人员、投入的资本等资源存在较大的闲置和浪费,进而降低企业的盈利,加剧行业内卷。

  第二个是消费在降级。上一期文章我们也展开过相关的讨论,点击链接查看:马云喊话回归淘宝,消费降级时代降临!企业如何应对?

  一方面,马云喊话“接下来是淘宝而不是天猫的机会”,其背后的逻辑是拼多多和抖音电商之所以能够保持较快速度增长,是因为他们迎合了消费降级趋势。因此阿里电商要将主打消费升级的天猫航线转向淘宝。

  另一方面,上半年的消费数据表现不及预期,特别是五一、端午和618这些消费热点节日,流量虽然在增加,客单价却在减少。

  最后,是整体的宏观环境不乐观: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持续下降;居民存款创下17年新高,居民消费意愿减弱;居民消费能力被透支,家庭债务比例已达峰值。

  数据的背后证明了消费降级时代已经来临,也意味着中低端赛道将进一步拥挤,其结果将导致市场内卷加剧以及市场淘汰提速;

  第三个是竞争维度在提升。今年上半年出现了AI大爆发,ChatGPT、Midjourney等工具的生产力突飞猛进,对企业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也加剧了企业的焦虑感。

  我们常说,营销的本质是满足客户需求和创造客户价值。而满足分为两种:一种是满意,一种是愉悦。

  事实上,我们大多数企业往往只做到了满意,即满足顾客的需求即可,而没有去强调愉悦。

  对于今天的营销环境而言,产品的同质化、产能的过剩,我们需要强调更多的不光是讲产品的功能,还要讲营销的体验。

  往下我们从需求、品牌塑造方式、商业价值三个方面对此展开讨论:首先,从人的需求上来看,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,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、安全、社会、尊重和自我实现。

  它们依次对应的是基本功能的满足,比如迪欧办公家具:高品质,真不贵;人身财产安全需求,比如公牛插座:保护电器、保护人;

  爱与归属的社交情感需求,比如戴比尔斯:钻石恒久远,一颗永流传;自尊和得到尊重的需求,比如玛莎拉蒂:精英生而不同;实现理想与达成成就的需求,比如深圳湾1号:一湾之上,尽揽世界风华。

  五层需求,从下至上,只有当下一层需求被满足后,上一层的需求才会成为主导需求,但这并不意味着低层需求会因此消失,而只是不同需求的重要程度发生了改变。

  同时这些需求自下而上变得越来越高级,变得更难被满足。以奔驰宝马为例,100万的支出,其中的80万是在为自我实现的需求买单,而仍然有20万在为汽车的基本功能和安全需求付费,两种需求所付出的代价比高达4:1。

  其次,从品牌塑造的方式上看,以前主要依靠在电视、报纸等传统媒体上砸钱,打品牌知名度和做认知教育。

  但近些年我们看到,很多品牌的崛起它们并依赖于广告,而是依赖于创造了独特的营销体验。比如海底捞、迪斯尼、星巴克。

  从“广告塑造品牌”慢慢到“体验塑造品牌”,这是过去几年发生的重要变化。一些企业通过创造全方位的营销体验以形成强感知,打造品牌价值的可体验化和差异化。

  再者,从商业价值来看,以一杯咖啡对应的咖啡豆为例,咖啡豆在农业产品、工业商品、服务、体验四种经济产物上的价值有天壤之别,如下

  可以看到,如果我们将价值的专注点放在产品本身,性价比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关键因素,同质化低价竞争随之而来。

  而体验则不同,它通过“感受”来传递,因人而异,难以量化,不但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新的增长点和溢价空间,还可以打造用户高度的黏性与留存,进而成为商业全新的胜负手。

  企业往往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痛点,就是怎么样才能够将产品的价值传递出去,从而说服消费者购买。

  直觉或者思维惯性给我们的答案是,我的产品用了哪些高级的原料,经过多少道生产工序,品控有多么严格,拥有多少专利。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你说的天花乱坠,消费者听得昏昏欲睡。

  在这种窘境下,创造品牌体验就成了企业营销的一把利器。因为体验是可视、可闻、可感的品牌价值,它无需长篇大论地介绍,也无需绞尽脑汁地去说服。

  旺旺和网易云音乐曾联名推出的“听起来很好吃”主题营销,就是一场将味觉和听觉巧妙结合的消费体验。

  它通过将仙贝、小小酥等旺旺产品的咀嚼酥脆声组合成一首歌,伴上舒缓惬意的音乐,给人一种一边听歌、一边享受美食的休闲生活休闲场景感,既传达出产品香脆好吃的卖点,又唤醒了用户想吃零食的欲望。

  这比花大力气、喋喋不休的谈论产品的原料产地、生产工艺、产品配方赖得更加有效。

  相比感官上的体验,情感则需要更进一步的内心认同。以迪斯尼为例,吴间道也喜欢到里面去看那个黑金刚、黑武士、白武士,我也时常惊讶于像我这么大的人竟然也会被里面的体验触动到,真的特别有趣好玩。

  其实迪士尼最大的产品并不是动画或者其它消费品,而是能够触动我们心灵上的情感体验。

  除了游乐园里充满童趣和梦幻的硬件娱乐设备外,还依赖于无数迪士尼员工们充满热情、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。

  例如在童话乐园主题工作,扮演童话人物的迪士尼乐园员工,他们的说话方式、行事态度都无比贴合自己饰演的童话角色,让人仿佛置身于真正的童话世界。

  除此之外,迪士尼在细节方面给人的服务与体验也让人难忘。例如,它会给当天过生日的游客发放生日徽章,使用生日徽章能够预定游乐项目,避免排队。

  而且当游乐园里的一些演职人员看见你有生日徽章的时候顶盛体育,他们会热情的拥抱你,向你送出生日祝福。

  思考营销能够让消费者在体验产品或服务的同时,学会创造解决问题,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思维体验。比如经典的“宜家效应”:

  宜家的家具被分成若干模块,通过消费者自己动手组装,从而让宜家的产品获得了偏高的价值评估,同时也拉进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距离,进而对宜家产生了情感关联。

  另外,宜家打造的是全方位立体式的体验场景,在视觉上营造简洁、温馨、舒适的生活场景,运用艺术化的空间设计和装潢,整齐的家居商品打造出最佳的视觉效果,让进入门店的消费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收获视觉上的冲击。

  宜家还会精心营造出产品真实的使用环境,在专门的样板间进行布置和搭配,让消费者能够对商品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果一目了然,得到有用的参考。

  一般来说,在其它的家居品牌门店中,实物商品只能看不能摸,更不能直接体验的,如沙发、床这类非常注重体感的商品,一般都会放上“样品勿坐”“损坏赔偿”等警告。

  而宜家则鼓励消费者对这类商品进行亲身的体验。而且在交流上,随叫随到的店员会热情为你答疑解惑,不需要时也不会在你旁边打扰,为消费者带来了安静自由的体验环境。

  这有助于消费者对其文化氛围和生活态度产生认同,从而对产品产生好感和信任,并将其转化为购买力。

  提到奥利奥,我们马上会想到“扭一扭,舔一舔,泡一泡”,这是奥利奥宣传了很多年的一句广告口号。

  在商家不遗余力地营销之下,大家对这款饼干都有了一套标准式吃法——先把两片饼干分开,再舔一下奶油夹心,最好还能搭配牛奶一起吃。

  这种独特的品尝方式虽然没有讲出产品的卖点,也没有我们常说的品牌定位,但是他通过创造这样一种消费方法,并且在这个消费过程中,有动作、有触觉、有味觉,只要消费者跟着做一次,基本就能牢牢记住,进而形成强大的品牌的记忆点和品牌体验。

  所谓的关联式体验营销,就是产品的提供者能够形成独有的品牌优势以及品牌文化,并通过这种文化使得消费者与产品产生联系。

  林氏木业曾推出一款社交家具产品——“麻将沙发”。从产品定位的角度来看,麻将沙发采用国潮风格的外观设计,具备“新鲜、好看、好玩”的功能特点,大大超出了年轻消费群体对一张沙发的预期。

  自此,沙发将不再只是一张沙发,更是唤醒了客厅的欢聚功能,代表着年轻人将家居作为聚众为乐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
  比如,闲来无事与三五好友相邀,在家里组局打个麻将;或者玩玩真心话大冒险;如果是有孩子的年轻夫妻,那还能陪着孩子一块玩玩搭积木和“麻将”等游戏……

  这种关联体验造就了林氏木业年轻爱玩的品牌形象,并且非常具有辨识度,帮助它与其它家居品牌大牌区隔开来。

  体验营销小结:品牌是顾客体验的总和。优质的品牌体验,可以让消费者形成深刻印象,形成记忆,从而解决品牌价值和差异化的问题,帮助品牌从内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  这对于处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的企业,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,是性价比很高的营销方式,因为它帮助企业省去了高昂的认知教育成本。

  不久前,一个客户给吴间道送来一台风扇,因为那台风扇的电机就是他们家生产的。

  他问我:“吴总,麻烦您点评一下,顺便给点意见。”我就跟他讲:“这台风扇做减法是对的,而且这个品质才卖139快,真的物超所值。”

  那么,他为什么能够卖这么便宜呢?是因为他把遥控器、语音智能系统这些功能通通拿掉了,最后就剩下一台非常纯粹的风扇,你按它就开,再按就关。

  这有点像我们以前使用的那种拉绳式电灯,已经回归到了一件产品的本质,他足够简单,而且颜值足够高,最后价格也做得足够低。

  这在消费降级时代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。这就是我讲营销课时经常提到的第一性原理。

  坚守第一性原理是一件戒贪的事情。我们的人性往往喜欢多,喜欢做加法,喜欢求全。人第一性原理是戒,你一定要失去,你才能得到。

  而且你所要舍去的往往都是对的、好的。这个过程会很艰难,因为它足够的反人性,需要后天持续练习才能够学会。

  假如将来有一天,你将那些对的、好的通通去掉,留下那些你认为最核心、最本质、最适合你的东西,那么这可能会成为企业战略增长的方法论。

  提到小米,我们马上会想到性价比,虽然这是雷军从美国开市客模仿过来的。雷军曾公开表示,开市客的伟大之处,在于它的创始人定下的几条简单的规则:

  第二,任何一个品类的商品只有两到三个选择,所有SKU加在一起只有4000多个,不让用户为了选择而头痛。

  第三,任何商品毛利率不超过14%。如果要超过,需要董事会批准,但创立以来就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。

  上面提到的三条规则中,第一条和第二条保证了产品有足够的诚意。首先是克制卖所有商品的冲动,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

  当每个品类只能提供两到三个选择时,必然要选择最优秀的产品。而且商品还经过了老板的亲自试用,给用户把好了关。第三条则是克制贪婪,任何商品只赚取微利。

  雷军在对开市客进行深入研究后,就有了小米模式。也就有了后来硬件综合利润率不超过5%的规定,以及小米爆品打造的第一法则:做减法。

  减法,少即是多,专注于解决用户最迫切的需求,并把这一个需求做穿打透。比如一款扫地机器人,小米只专注“扫得快,扫得干净”这一条,其它的功能比如拖地等会被晾在一边。

  2013年,在小米手机热卖的带动下,小米组建一支团队去投了一家叫做紫米科技的小公司,它原来是给日本做手机ODM的,他跟紫米老板说兄弟你不要再做ODM了,全力转型做移动电源吧。

  2013年的12月,小米移动电源全面的上市,定价为69元,到了2014年的12月,仅仅一年的时间,小米移动电源就销售了1000多万台。

  一个方向是生产更高标准的进口移动电源,定价为99元,第二个方向是生产国产的移动电源,售价69元。而雷军最后给出的结论是,必须按照进口的标准来做69元的移动电源,打造超级的性价比。

  第二,与供应商打造合作关系,而不是客户与供应的关系。我们都知道,用高标准的原材料和高质量的原材料,来打造超级性价比的产品,那么对于供应商的利润要求是非常高的,要求供应商必须要保持微利。

  紫米科技通过这个项目重新塑造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,以这个项目为基准,大家都保持微利的状态,用时间来赢取超级的利润,那么小米用一年的时间,就打造出了爆品,而供应商也获得了绝对的利润。

  曾有其他同行把小米移动电源拿来拆解,按照自己的供应链去采购那些零部件,发现成本价居然高于100元,这就无法与小米竞争了。

  第三,拿捏了目标顾客的消费心理,就是为喜欢而买单。紫米科技前期通过调研发现,年轻一代的消费者,非常注重两个点:

  一个是相比于广告和名牌,他们更在意的是产品的质量;另一个是他们会为喜欢而买单,为颜值而买单。

  所以紫米科技在研究移动电源产品的时候认为,消费者是无法感知电池和芯片的,消费者能够感知到的就是外观和材质。

  另外通过调研发现,消费者认为塑料在颜色处理上远远不如金属壳。金属壳更有质感,更能体现出产品的颜值。最后小米移动电源的金属壳就诞生了,卖给消费者的是超级的颜值。

  目前小米移动电源的销量已经超过1亿只,成为名副其实的爆品。小米也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一款移动电源。

  可以说,小米移动电源打响了小米生态链企业的第一枪,之后小米推出的小米手环、小米空气净化器、小米插线板、小米扫地机器人、小米台灯等产品也都大获成功。

  在面对生态链繁多的品类时,小米有一条产品定义取舍法则,即满足80%用户的80%需求。哪些功能要保留,哪些功能要舍弃,取决于对用户需求的洞察。

  一直以来吴间道认为,美的的最大对手实际上是小米。因为小米都是把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全部给去掉后,最后呈现出最简洁的产品形态和功能,并且做到了极致性价比,这是跟美的的竞争力是有直接冲突的,

  产能过剩、消费降级的时代,企业间的竞争开启的可能不是零和博弈,很可能是负和博弈。

  面对内卷加剧的挑战,我们一定要认清事情的本质,认清趋势,及时调整和优化营销策略:

  一方面可以创造独特的营销体验,用体验打造品牌的差异化价值,满足消费者更高级的精神需求;另一方面要聚焦,做减法,用最低的价格满足最核心的需求,去迎合消费降级趋势。

  只有不断适应变化、创新思维,并与时俱进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